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新華聯集團董事局主席傅軍在今年兩會提案中表示,農村確實最苦,農村條件最差,農民最難。鄉村振興戰略推出從根本上創造了農村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因此,建議國家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以下為傅軍兩會提案全文: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因此,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18年2月4日,中央公布了2018年一號文件,即《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這個文件的下發,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更加重視和關懷,也看到了通過鄉村全面振興帶來了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最美藍圖。農村確實最苦,農村條件最差,農民最難。鄉村振興戰略推出從根本上創造了農村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因此,建議國家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一、加快整治農村人居環境。目前,農村大部分地方居住環境還是最差的。農村的生產和生活垃圾基本都未得到處理,垃圾隨意堆放。由于基本公共服務不平衡等嚴重制約著農村環境的維護和改善,建議國家聚焦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重點領域,集中實施整治行動。再不斷梯次推動鄉村山水林田路房整體改善。要鼓勵各類企業積極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規范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農村垃圾污水處理項目。整治農村人居環境,重在責任落實,要繼續明確地方黨委和政府、有關部門和運行管理單位責任,基本建立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經費、有督查的村莊人居環境管護長效機制。鼓勵專業化、市場化建設和運行管護。
二、加快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建議國家科學制定農村土地使用和管理規劃,加大土地集中整治力度,健全水、電、路等基礎設施,特別是自來水的建設和污水的處理是最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鄉村道路的建設已有成效,還應進一步完善。
三、加快產業扶持力度。鄉村振興的關鍵是產業,農村產業發展內在動力不足等問題亟需破解,建議國家持續從資金、金融、融資渠道等方面繼續加大產業發展的扶持力度,鼓勵和支持高效農業、新興農業、鄉村旅游、休閑產業、生態產業、無污染工業、農村電商等產業的發展。加大國家對農業產業發展的宏觀調控力度,合理劃分產業區域布局,優化種植結構,提升市場風險抵御能力。真正讓農民富起來。
四、加快縣域經濟優先發展。加快鄉村振興,縣域經濟發展是保障,也是重中之重。目前,受新經濟發展形勢影響,縣域經濟發展后續動力不足,財政入不敷出,嚴重制約了縣域全面發展。建議國家鼓勵、引導和支持優質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到縣域發展中來,強化政企合作,資源與資金聯合,雙方共贏,攜手發展。
五、建議國家財政設立鄉村振興的專項資金。每年拿出一部分資金支持落后地區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先用于治理環境、基礎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