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上午,新華聯集團在北京外國語大學舉行捐贈執行儀式,向該校捐贈5000萬元,推動其教育事業的發展。據悉,新華聯集團總裁傅軍還曾于2015年11月16日向毛澤東主席的母校湖南第一師范學院捐款1000萬元,用于設立新華聯獎學金,并且自2015年開始每年幫助該校50名家庭困難且品學兼優的大學生完成學業。
在捐贈儀式上,新華聯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傅軍表示:“對于一個企業家來說,創造財富是一種責任,使用財富更是一種責任。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復興,要快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沒有文化的崛起和教育的強大是萬萬不行的。而教育的興盛既需要國家的大力提振,也有賴社會各界的熱情相攜。外國語大學作為‘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和首批國家‘211工程’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是目前我國高等院校中歷史悠久、教授語種最多、辦學層次齊全的外國語大學。在70多年的辦學歷程中,北外為國家培養了9萬余名高質量的涉外人才,贏得了‘共和國外交官搖籃’的美譽。新華聯集團能為北外的發展建設出力,這既是我們企業的責任與光榮,也是我們回報社會、推動進步的具體行動和價值體現。”
新華聯集團作為中國500強企業和中國民營企業的 “多元化標桿”,依托自身突出的創新優勢與文化優勢,成功打造了“新華聯地產”“金六福酒”“東岳制冷劑”和“華聯陶瓷”等一系列行業知名品牌,在業界備受關注。
近年來,隨著國家大力振興文化旅游產業,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和“京津冀一體化”戰略,新華聯集團更是順勢而為、搶抓機遇,適時制定了“實業+投資”雙輪驅動的經營發展戰略,先后在安徽蕪湖、湖南長沙、北京房山、青海西寧等地開發建設大型文化旅游項目,并投資參股民安財險、北京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在文化旅游地產和金融投資領域大展身手,引發眾多主流媒體追捧。為馳騁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新華聯集團不但大力推進國內產業轉型升級,還大膽地“走出去”,在法國、韓國、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印尼等國家從容布局,以有效控制優勢資源、吸納優秀人才和拓展新興市場。
傅軍還提到,新華聯集團的創業宗旨為“造福社會、報效國家”。據悉,新華聯參與了各類社會公益事業,曾向北京協和醫院、海軍總醫院、中國地質科學院等知名醫院和科研院所捐資數千萬元,推動了中國科技、衛生事業的進步。同時,新華聯集團也關注著中國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尤其是在新華聯集團發跡的搖籃——湖南。其先后向中南大學、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等湖南知名高校捐贈巨資設立獎勵基金,幫助數以千計的優秀貧困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彭龍在當天的致辭中對新華聯集團熱心支持北外發展的善舉表示由衷的敬意。他認為,讓更多的像新華聯集團這樣的知名企業助力教育事業發展,這既為社會傳遞了一種強大的正能量,也為中國教育事業的大繁榮、大發展提供了一種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