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的30年,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經濟和社會取得了全面進步。伴隨改革開放30年,民營經濟也從一株株嫩芽逐漸成長為一棵棵參天大樹,為中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福祉投下了一片片綠蔭。
據統計,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民營經濟產值以每年71%的速度增長,民營企業的就業人數每年以41%的速度增長,民營企業在中國GDP中的貢獻已經超過了50%以上。可以說,民營企業是改革開放最大的受益者之一,而我創辦的新華聯集團正是其中的一個縮影。回顧新華聯集團18年來走過的道路,步步折射著中國民營經濟的成長步伐。
小平南巡 春風撲面
1990年,當時我雖然只有33歲,但仕途已經走了15年,一路從公社黨委書記升遷到湖南省工藝品進出口集團公司副總經理,也被湖南省委列為第三梯隊重點培養對象。然而,我清醒地認識到,有能力的人不應只是去指導、管理經濟,而要直接去創造財富。我決定到實業界闖出一條路,為社會創造實實在在的價值,同時也實現自我。
可是,那一年,并不是下海創業的最好時機。“治理整頓”、“平抑物價”、“產品積壓”……是當年的關鍵詞,全國經濟形勢并不樂觀。要經商,無論從哪一行做起似乎都很困難。那時我首先面臨的問題是:在哪里做?做什么?考慮再三,我兜里揣著妻子給我準備的1000美元,啟程遠赴馬來西亞,從自己熟悉的外貿行業做起。好在有一個忘年交曾老先生全力幫我,他出資金,我利用在國內的業務關系,代理銷售中國內地的商品。新華聯的創業之路就從這里啟程。
1992年1月19日,小平南巡,舉國振奮。我記得那時有一篇《東方風來滿眼春》的報道這樣寫道:“一月的鵬城,春意蕩漾。”中國人后來提起這件事,用得最多的說法就是“春天的故事”。
“發展才是硬道理”、“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摸著石頭過河”、“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小平南巡談話像一縷春風,中國大地似乎一夜之間解凍,改革開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成為社會主流思想,到處都是欣欣向榮的景象。這一年,民營經濟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也就是在這一年,已經從馬來西亞掘得第一桶金的我,決心回國大展身手,謀求實業報國。
改革開放 春暖花開
目前,新華聯集團歷經18年的持續快速發展,已經成為一個涵蓋多個產業的大型現代企業集團,擁有酒業、地產、化工、陶瓷、礦業、城市燃氣、金融投資等多個產業板塊,年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并連續4年躋身中國企業500強和中國民營企業100強,被國內媒體譽為“多元化路標”。
新華聯集團走到今天,與黨和國家的改革開放政策,與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的支持力度的不斷加大是分不開的。
首先,正是因為國家放寬了對民營企業的貸款限制,給予民營企業和國營企業一樣的待遇,新華聯才能有條件涉足房地產業。如今,新華聯房產已經成為首都重要的地產品牌。
國家允許民營資本進入軍工企業,也是新華聯成長的一個重要機遇。新華聯先是與解放軍7319工廠合資,把獵豹汽車做到現在的3萬輛,實現收入50多億元人民幣。與此同時,新華聯集團控股東岳化工,現已把東岳化工打造成中國氟化工行業的領軍企業。
當國家的金融市場對民營企業放開后,新華聯毫不遲疑地踏入金融行業。目前,集團已成功入股長沙市商業銀行,并發起組建了天津濱海農村商業銀行,還參股了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公司。
當國家允許民營企業上市后,新華聯又堅定地邁出了進軍資本市場的步伐。目前新華聯已經控股、參股上市公司6家,已從資本市場募集到資金30億元。
隨著改革的深化,民營企業可以收購、改制國營企業。新華聯果斷出手,目前已經收購了11家國企,分布在酒業和燃氣等行業,給集團帶來了穩定、持續的利潤。
正是步步緊跟國家為民營經濟提供的重大機會,新華聯實現了長足的發展。目前,新華聯集團擁有員工2.8萬人。2007年,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25.6億元,上繳國家稅收11.7億元。今年營業收入預計超過150億元。
欣逢盛世 春光正好
近年來,國家改革開放的力度不斷加大,與時俱進、構建學習型社會、建設創新型國家、落實科學發展觀,這些理念的相繼提出,不僅加速了國有經濟的發展,更推動了民營經濟加速前進。
在這方面,新華聯集團旗下的華聯陶瓷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湖南醴陵是有名的“瓷都”。1994年,新華聯控股了老家醴陵的一家鄉鎮企業,組建了湖南華聯瓷業有限公司,進軍制造業。我們讓這個企業一開始就站在國際化的起點上。我們除了投錢,還給企業“洗腦健身”。經過一番大改革,華瓷研制出了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并擁有了自主品牌,同時也成為國內最早的ISO9000認證的陶瓷企業。如今,華聯陶瓷已經成為中國日用陶瓷業的老大,年出口額超過7000萬美元,并成為同行業唯一獲得2008年北京奧運授權的企業。
春光正好,自當揚帆奮蹄。幾年來,新華聯集團從未停止過發展的腳步。2006年,新華聯礦業創建,并迅速成為新華聯集團的支柱產業。目前,新華聯礦業已經成為一個集固體金屬礦藏的探、采、選、冶、貿于一體的大型現代化企業,擁有鎳、鉬、銅、金、鈷、鉛鋅等有色金屬礦權近50個,在世界各地成立分公司10余家,已探明的礦產資源經濟價值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
從新華聯的經歷可以看出,改革開放造就了民營企業的今天。我堅信,只要沿著堅持改革開放這條正確的道路走下去,民營經濟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